运动过度险丧命 横纹肌溶解勿忽视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成功救治雁山区2名大学生
近日,在南溪山医院雁山院区(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两位大学生因过度运动而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幸运的是,他们在南溪山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简称公卫中心)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并在九天的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其中一位大学生,名为小乙,就读于附近的高校。某日,小乙突发奇想,前往学校健身房骑动感单车,连续骑行长达两个小时。随后,她感到四肢酸痛、乏力,尤其是双大腿疼痛难忍。起初,小乙以为这只是长时间未锻炼导致的肌肉拉伤,未给予足够重视,认为休息后即可恢复。然而,次日她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加深,如同酱油,这让她感到极度恐慌。同时,小乙还感到双下肢酸痛难忍,无法行走,于是紧急求助于舍友,并被送往公卫中心。
急诊医生接诊后,立即为小乙安排了抽血和尿检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乙的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特别是磷酸肌酸激酶数值高达41496 U/L,超出正常值200余倍。医生告知她是因短时间过量运动,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住院期间,10月29日复查磷酸肌酸激酶数值高达127077U/L,超出正常值700余倍。医生下达了书面病重通知,医护团队紧急开展为期一周多的精心治疗和照护,逐渐,小乙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出院前,小乙向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感谢信,感谢他们在住院期间给予的鼓励和温暖,让她有信心战胜疾病,仿佛获得了新生。此次住院经历让小乙认识到,未来运动时必须科学锻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那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临床典型表现有哪些呢?急诊科医生解释道:“横纹肌溶解症”并非肌肉真正“溶解”,而是由于过量运动、高热、药物等因素导致肌肉细胞破裂,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最终通过尿液排出,引起代谢紊乱或脏器功能损害。其典型症状包括肌肉酸痛、肿胀、肢体无力,常伴有深褐色尿液(又称酱油尿、茶色尿、可乐尿)。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运动虽有益健康,但必须根据自身能力适度进行,避免盲目追求强度,同时注意适时休息。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尿色改变、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1.护士给患者讲解相关疾病健康宣教
2.医生床旁查房
3.两位患者写的感谢信
通讯员:莫红梅 沈寿林
扫一扫 看病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