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输液港让化疗输液不再“折磨”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成功施行桂林市首例手臂输液港植入术
近日,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胃肠肛管疝腹壁外科成功完成了桂林市首例“经手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这一区内领先的技术填补了桂林市该领域的空白,为患者带来了全方位的静脉输液通道及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为需要进行化放疗的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该例患者因胃癌晚期在科进行治疗,术后须接受长期输液维持化疗,医护团队于是为其进行了手臂输液港植入,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完成初次化疗。
据该科护士长林渲果介绍,上臂输液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感染几率低、总费用低、安全性高,还能用于所有的静脉输液治疗,同时也可采集血样。这样的方法,会给患者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输液、抽血复查、还有些人因为血管太细、需要被反复扎针……现阶段临床上外周静脉化疗仍占很大比例,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在长期外周静脉化疗后会不同程度出现静脉损伤,轻者为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出现水疱、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和深部结构的损害.......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万分折磨的事情。为了让长期输液、化疗的患者打针不再痛苦,于是输液港这项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大部分的医院使用的输液港多以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为入路的胸壁输液港。但是这种方式会存在血胸、气胸和导管夹闭综合征的发生率,而上臂港会大大降低这种风险,因为它是由外周静脉置入,路径不同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港座也较小置于手臂内侧,其他人看不出患者正在接受化疗,这也能极大地提高患者自信与生活质量。所以与胸壁植入式输液港相比,手臂港具有创伤更小、输液港座位置隐秘等优点,是中长期输液患者、肿瘤及慢性病患者的最优选择。
上臂港是医护联合操作手术,首先由静疗护士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塞丁格操作技术,将导管沿着贵要静脉送达目标位置,再由医生在穿刺点下方进行囊袋和隧道的制作,最后连接导管与港座,进行港体埋置及缝合,术后胸片确认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开口,位置非常理想,手术耗时50分钟,操作过程非常顺利。
通讯员:杨焘
扫一扫 看病更方便
